微信訂閱號
培養一批35歲以下具有正高級職稱、30歲以下具有副高級職稱的優秀青年專業技術人才,河南出“實招兒”。10月18日,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該廳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優秀青年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對此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暢通引才“一人一策”“一事一議”
根據《措施》河南省對擬引進到事業單位的海內外博士、博士后等青年專業技術人才,不再進行前期計劃報批,實行先招聘后補辦使用手續;事業單位可對其免除筆試程序,通過面試、考察等方式進行公開招聘。各類企業或不使用事業編制的實驗室等新型研發機構引進優秀青年專業技術人才,可由單位自主辦理引進手續。
同時,大力推行“一件事”辦理,進一步壓縮人事手續辦理時限。事業單位在完成編制使用批復后應及時申請辦理人事手續,人員調動、崗位聘用、工資待遇、社保繳納等人事手續各環節在申請材料符合條件的情況下,應在10個工作日內全部辦結。
支持用人單位根據行業、產業、事業發展需要,大力引進國家級、省級創新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以及重點產業急需緊缺人才,對引進的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實行“一人一策”“一事一議”進行崗位安排,及時辦理相關人事手續。
設置特設崗位
河南省將設置一定數量的特設崗位,用于35歲及以下專業技術人員申報正高級職稱、30歲及以下專業技術人員申報副高級職稱,特設崗位不受相應專業技術崗位結構比例標準限制,實行“人崗對照、人在崗在、人走崗銷”,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統籌管理。符合條件的35歲及以下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申報正高級職稱、30歲及以下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申報副高級職稱,不受單位結構比例限制,評審通過后納入特設崗位管理。
博士初定中級職稱不受單位結構比例限制
在職稱評審方面,對于優秀青年專業技術人才,河南省有系列創新舉措——
拓展職稱申報綠色通道。對35歲及以下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申報正高、30歲及以下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申報副高,除符合《河南省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職稱評聘“綠色通道”實施細則》規定的申報條件可以申報相應高級職稱外,進一步拓展申報評審職稱業績范圍,其他取得重大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解決重大工程技術難題、在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中做出重大貢獻的,或取得其他重大原創性研究成果的,經同行國際、國內一流專家實名舉薦和用人單位考核推薦,可結合不同業績要求分類申報評審相應專業高級職稱,不受學歷、資歷、年限和結構比例限制。
規范綠色通道申報評審程序。優秀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申報評審職稱,采取個人申請、單位推薦、資格審核、提交材料、審核確認等程序進行。河南省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職稱考核認定委員會根據相關專業高級職稱業績要求,經考核認定后公示、發文,根據有關規定頒發職稱證書。
改進職稱評價方式。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對35歲及以下專業技術人才申報正高級職稱、30歲及以下專業技術人才申報副高級職稱,突出評價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注重考核履行崗位職責的工作績效、創新成果;實行代表性成果評價,重大原創性研究成果可“一票決定”。
完善博士后有關職稱政策。博士初定中級職稱不受單位結構比例限制,取得相應職稱后由單位直接聘用,所聘中級崗位單列管理。博士后在站期間,不受在站事業單位崗位結構比例限制初定中級職稱和申報評審副高級職稱,業績特別突出的或具有副高級職稱的,可破格申報正高級職稱;博士后在站期間的科研成果作為評審的重要依據,博士畢業后的業績參評副高級職稱時可以使用。博士后研究人員期滿出站時和出站后到我省企業事業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根據在站期間的科研能力、學術水平、工作成果,可直接申報評審高級職稱;對在站期間業績特別優秀,作出突出貢獻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出站時或出站后到我省企業事業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可由設站單位或用人單位推薦考核認定相應高級職稱。企業博士后獲得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或主持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出站后繼續留在企業的可直接認定副高級職稱。
新招收非在職博士后每人2年資助招收經費最高80萬元
《措施》提出,河南省在開展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省職業教育教學專家等高層次人才選拔推薦工作中,向青年專業技術人才予以適當傾斜。樹立科學評價導向,完善評審條件,優化評審程序,使創新思維活躍、敢闖“無人區”、甘坐“冷板凳”的優秀青年專業技術人才能夠脫穎而出。
積極發揮設站單位主體作用,對新設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站、創新實踐基地的設站單位,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10萬元的啟動資金。提高在站博士后資助標準,對新招收的非在職博士后,每人2年資助招收經費增加到20萬元-80萬元。對出站留豫、來豫工作的博士后,省財政給予每人20萬元的安家經費補助。